歲月滄桑中走來的哈業胡同
作者:牛銀萬(包頭市九原區政協)
在包頭西,有一個叫哈業胡同的地方,它背倚烏拉山,南臨黃河,西與大河套接壤,具有悠久的歷史。
哈業胡同是蒙語,漢意為“兩眼井”。
1840年前后的哈業胡同,只有兩戶人家,一戶是哈爾諾氏,一戶是焦其特氏,均為蒙古民族。
那時,哈爾諾氏居住在哈業胡同舊城遺址的東南角,焦其特氏居住在今鎮衛生院與鐵路之間,這兩戶是姻親,在今打不素太、全巴圖、萬水泉、召潭、一宮南、北梁、西腦包一帶游牧。
現橫穿哈業胡同的110國道原是車馬道,在車馬道北的今烏蘭布拉格溝河槽岸邊,哈爾諾氏打下了第一眼井。在元代,草原上有婚姻規范,用一個井水不能通婚,于是,焦其特氏在車馬道南不得不打了第二眼。
自從有了這兩眼井,車馬道更加繁忙,過路的人在此落腳休整,于是,車馬店、鐵匠鋪、挎馬掌、烙干餅等店面和行業應運而生,逐步形成今天哈業胡同繁華的主街。
哈業胡同歷史上屬西公旗管轄。
1705年,其西北建起梅力更召。哈業胡同是梅力更的善召地,又叫牌地,牌地以梅力更為中心,東南西北各二十華里。
那時的哈業胡同,宗教活動十分頻繁,十七世紀末,當時三公旗朝圣寺院查爾浩特(在包鋼境內)歸梅力更管轄,寺院的喇嘛畢力貢達來就出生在焦其特氏,在清康、雍時期,其任京城嵩祝寺和凈祝寺住持大喇嘛,乾隆時期任北京藏文學堂副總教官,精通蒙漢梵藏語,被學界稱為翻譯家、史學家、蒙藏語言學家。
哈業胡同籍的著名僧人很多,如五當召的五世活佛、漠南六世齊圖音活佛,有的還被認定為科爾沁、呼倫貝爾等地的轉世靈童。
哈業胡同現住民,大都是從晉陝走西口而來的先民后代。
走西口是晚清咸豐年間,中國北方地區的一次人口大遷徙,歷時一百多年。
當年,晉陝地區災害頻發,戰亂不斷,大批災民逃荒來到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包頭、巴彥淖爾一帶。
哈業胡同是落腳地之一。
那時,哈業胡同和整個包頭西一樣,是蒙古人的游牧地,十分荒涼,“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其最真實的寫照。
先民來到這里,搭起茅屋,租種蒙古人的土地,過著艱辛的生活。
哈業胡同的老村名都留有那時的生產生活人文地域烙印。全鎮四十三個自然村,有以姓命名的,有以名字命名的,有以蒙語命名的,有以從業種類命名的,有以商號命名的,有以地形地貌命名的。
以姓氏命名的,如卜家圪旦、高家圪旦、喬家壕、崔家圪旦……這些村名,姓氏是最早落腳的家族。
以名字命名的,如何滿圪旦、李廣恒圪旦、李二偏圪旦……這些村名,名字是最早到此的住戶。
以蒙語命名的,如柴腦包、銀赤老梁、打不素太……這些村名,以蒙語而得名。
以從業種類命名的,如李油坊、銀匠圪旦、鞋匠店……這些村名,是因村里曾經有人從事過此類職業而得名。
以商號命名的,如恒元成,是村里有人用過此商號而得名。
以地形地貌命名的,如駱駝脖子,是此地曾經有一條河,像駱駝的脖子一樣,彎彎地流過……
哈業胡同的村名,蘊含著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如柴腦包,它是蒙語,漢意為放置東西的地方。
在柴腦包原小學東約五十米的地方,曾經有一座敖包,每年梅力更的法事,有大量的供品,法事結束后,為避免浪費,僧人們把供品置放在敖包上,讓游牧人食用,這就是柴腦包村的來歷 。
如鞋匠店。
解放前,這個村曾經有一個叫王鞋匠的人,在此落腳后,開起了旅店,他的旅店,一度是內蒙駱駝商道上的重要驛站。
如打不素太,它是蒙語,漢意為有鹽堿的地方。
這個村,緊靠黃河,地勢低洼,沉積大量鹽土。蒙古游牧王公,為了給牲畜補鹽,經常差人到此掃鹽土,牲口添食了這里的鹽土,一個個膘肥體壯……
如何滿圪旦。
這個村是哈業胡同最西的一個村,位于梅力更召不遠的南側。
1930年,一個叫何滿的人,走西口來到這里,幫助蒙古人打場和照看草料,他拉引過來十二戶災民,住戶占了很大的地方,造成場面越來越小。為此,周圍的牧民有意見,這時,寺院住持和牧民多次協商,讓這些走西口而來的災民留了下來,寺院另找了地方建場面。這個村在蒙古兄弟的幫助下,漸漸形成村落,并取名為何滿圪旦。
在漫長的歲月中,哈業胡同西口人,逐步形成自己的方言。
哈業胡同的方言,卷舌音比較多,如“什”、“甚”;”圪“、“忽”、“日”打頭的詞語較多,如圪旦、忽拉蓋、日粗等;四個字的成語、俗語、口語較多,如灰塌二虎、黃風霧氣等。
哈業胡同人,創造出很多美食,最著名的有燉羊肉、燉魚、豆腐、燴酸菜,并稱為包頭西部地區的四大美食,外地的人,只要到了哈業胡同吃飯,必點這些菜。
哈業胡同人才輩出。
在歷史上,先后出過七位廳官,三十多位縣官,還有教授、工程師、廠長、經理六十多位。
哈業胡同人譜寫了蒙漢民族團結和諧的歷史篇章。
從1895年到解放前,梅力更召先后發放善召地100多平方公里,接納災民600多戶3000多人,在這片土地上,蒙漢兩個民族相互融合,團結互助,共同發展。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哈業胡同人培養磨煉形成了不甘平庸、勤勞質樸、自強不息的品格和精神,他們具有強烈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具有心懷感恩的人生態度和境界,這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開辟未來的征途上,它們必將發揮越來越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