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之魂:貴州都勻毛尖茶詩歌作品小輯
我國是茶的故鄉,以都勻毛尖茶為代表的黔茶見于文字記載已逾1500年,唐代,茶圣陸羽的《茶經》即稱贊黔茶:“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此后千余年間,對黔茶的稱道又屢屢見諸于歷代文獻。
2025年 是產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的都勻毛尖茶榮獲美國舊金山第13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110周年。黔南鐘靈毓秀,綠水青山出好茶。百年來,都勻毛尖不僅為國人奉獻出了“香氣清嫩、回味甘甜”的茶中極品,而且在世界上為祖國贏得了榮光,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國際名茶。
都勻毛尖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歷史悠久,是黔茶之魂。唐貞觀九年(公元793年)起,都勻毛尖順著蜿蜒的茶馬古道,從黔南的群山中一路向北,走進了皇家內院,成為貢品。在明清兩代,都勻毛尖即為貢茶。據史料記載,明崇禎皇帝品嘗到都勻上貢的茶葉后,見其形似魚鉤,品質上乘,非常喜愛,賜名“魚鉤茶”;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茅臺酒同獲金獎,開啟了黔茶在海外發展的里程碑。因此貴州素有“北有仁懷茅臺酒,南有都勻毛尖茶”之美譽,“南茶北酒”的格局從此奠定;都勻毛尖茶亦與茅臺酒、玉屏竹簫合稱為貴州三寶。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曾說過這么一句話:“都勻毛尖之所以是黔茶之魂的代表,是跟它所處的區域、歷史、人文、自然、發展取向等等要素息息相關。”
一百多年來,都勻毛尖茶以其優良的茶品獲得無數榮譽。1956年,毛澤東主席品嘗魚鉤茶后,夸獎其是好茶,并親自為其定名為“都勻毛尖”;198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1988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3年榮獲國際抗衰老食品博覽會金獎,2010年獲上海世博會“十大世博名茶”……由于都勻毛尖茶的盛大聲譽,2007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都勻市“中國毛尖茶都”稱號。特別是2014年3月7日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說:“我知道貴州的都勻毛尖,毛尖茶味道一般比較清淡,像貴州這種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的地方,可以保持較為適宜的溫度,能出好茶,希望你們把都勻毛尖品牌打出去。”
2022年,“都勻毛尖茶制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其中一個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都勻毛尖的引領下,黔南茶葉的市場影響力、知名度逐年攀升。相關報告顯示,都勻毛尖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從2010年的9.63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52.23億元,年均增長12.8%,位列中國綠茶區域公用品牌第八位,是貴州茶葉第一品牌。2025年3月22日,2025年“都勻毛尖茶開采節”在都勻市毛尖鎮的螺螄殼茶園隆重舉行。
在古代,茶不僅是一種飲品,茶文化早已融入到人們的生活與文化中。自古文人墨客對茶更是喜愛有加,文人雅士士大夫將飲茶作為極具風雅的活動。飲茶,吟詩,好不愜意。唐宋時期多寫茶的詩詞,和茶有關的詩詞就有1000多首。特別是唐宋以來,文人士大夫的詩詞里都有各種茶: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寫道:“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王維的《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寫道:“君但傾茶碗,無妨騎馬歸。”李清照的《轉調滿庭芳》寫道:“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辛棄疾的《定風波·暮春漫興》寫道:“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納蘭性德的《浣溪沙》寫道:“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如今,一批當代的省內外詩人也對都勻毛尖茶情有獨鐘,創作了一批贊美毛尖茶的詩歌佳作,為毛尖茶的茶文化賦予了新的文學內涵。2024年10月,中國詩歌學會授牌都勻市為“中國詩茶之鄉”。 (楊啟剛 執筆)
本輯作者:冼田養 王立云 李文山 池新可 靈川 周維強 夢陽 楊康 祁建 王殿方 唐宇佳 陸承 楊啟剛(排名不分先后,楊啟剛組稿,本輯作品主要選自《黔茶之魂》一書)
本輯攝影:趙勻川
一杯都勻毛尖茶,我就記起鄉愁
●冼田養(廣東)
故鄉,我已離開五年
我依然喜歡品茶
故鄉,在我的記憶中
最忘不了的是
村莊的茶香
我懷念十多年的鄉村生活
在馬不停蹄的城市里
喝上一杯都勻毛尖茶茶
我就會輕易想起
在鄉村生活的時光
臺風暴烈過境后,整個村莊停電
月亮開始是村落唯一的路燈
星星是村童最好的玩具
一杯媽媽泡的茶
開始是我最好的飲料
停電的夜晚
炎熱的夏天更加炎熱
村口的百年大樹
坐滿了納涼的老少
我就是他們的其中一個
村民以茶代酒
用村莊特有的祈禱儀式
舉杯對明月
祈禱村莊早日來電
我和九個同齡伙伴
煮茶碰杯結拜
茶香從村頭飄到了村尾
趕走饑餓
喂飽我苦樂并存的童年
春風秋雨十幾載
我已身在村莊千里之外
霓虹燈,咖啡,紅酒
企圖埋葬我與故鄉的深情
童年的記憶,試圖漸漸遠離我
但是,一杯都勻毛尖茶茶就能輕易讓我
清晰故鄉的臉龐,抵達內心之國
熱情
●王立云(江西)
從采摘、炒青、烘焙……到成茗
一枚茶要沐多少風淋多少雨浴多少露……
才香
以都勻的日月為媒山水為妁
只要呡一小口,唇邊溢滿飄逸的香
頓時,浮躁便在茶中沉靜
細細地嗅,凝神地感受都勻毛尖
與都勻血脈相連的清香
我想,能不能叫住一抹香,在其陶醉
一顆心便會跳動更深的幸福
傾心于都勻毛尖與山水草木的融合
像劍入鞘,身體皈依靈魂
就忍不住幻化為一枚都勻毛尖
把茶的清香和茶道都融進時光的書簡
把茶的文化和傳說散遍四面八方
讓大街小巷都蟄伏都勻毛尖的回音
這回味無窮的都勻毛尖
品得熱鬧,香得密集,香得不能忽略
香得一致的檐像莊稼一樣,舒展開來
香得遠道而來的人,蹭蹭蹭地往上漲
走在都勻
我甚至來不及坐上,陽光來不及明媚
我一張口而出的方言和風塵仆仆的衣衫
那都勻人的熱情
就迅急從一杯都勻毛尖的清香,竄出——
都勻毛尖的制茶車間
●李文山(湖北)
夜,再次成為一個巷道
讓你進來,和著林木蒼郁的云霧
還有漫山遍野的鮮花
我把海拔千米的大門關好
不再讓你再像峽谷溪流去四處流浪
會稽郡地的一片野生茶葉
飄入都勻毛尖的制茶車間運轉
一個絕對的世界
由渺小向著巨大發展
陰與陽協調
海與陸融合
團山、哨腳、大槽一帶山谷起伏
逐漸孕育出獅龍云虎的和諧
都勻毛尖茶與茅臺酒并肩飄香
恰如當年琴瑟絕響
鎮彼西方,維茲廠局
以求上裕國課,下佐工商
又與玉屏竹簫合稱為貴州三寶
十指尖尖的處子化作點水的蜻蜓
三十七個深叩大禮成為傳世經典
海不枯,石不爛
——在遙遠的今夜
——在亙古的黔南
你做了我秀麗且豐滿的新娘
銷魂的雅香
●池新可(廣東)
一株株都勻毛尖,如一幀幀
故鄉里的記憶。開在劍江河畔
彩云之城的山野,遍地清香
滄桑而柔韌的虬枝,沐浴著
日月山嵐精氣,吸納天地清雅
年年春天,噴發生命的生機
與芬芳。歲月輪回,都勻毛尖
本身是一個不老的傳奇
沿著半寸嫩芽上溯,兩片青葉
從都勻起程,經過茶馬古道
伴著清脆的駝鈴和嘹亮的鄉音
走進錦繡的宮殿,到達遙遠的
巴拿馬。東方佳麗,迷人的風韻
驚艷了整個世界。她的幽香
征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舌尖
逾越百年,我尋找月亮在葉背
寫下的文字。那清晰的紋路
向著時光延伸,抵達心靈的深處
那片一匹平川的嫩綠,透明的天籟
氤氳著碧玉般的山水,那一口
綿綿的,醇醇的,而又蝕骨銷魂的
沁入肺腑的雅香,成為我今生
夢里最唯美純凈的記憶
話說都勻毛尖
●靈川(江西)
話說都勻毛尖,一杯茶的呼吸里
我聽見了走動的詞匯和光芒,春天的歌謠
在一片茶葉里,反復吐出
季節的盛景和美韻
一枚太陽的暖意把毛尖撫綠
一汪月色的波瀾,在香醇的安靜里浮動詩意
面對繚繞云霧里的葉脈,禪意的城門
已經打開
話說都勻毛尖,一方水土傳遞的名片
掬著星辰的暉光,就能擦亮我的雙眸
挑一擔春天,就能澆開我內心十萬畝花朵
都勻毛尖
●周維強(浙江)
想起都勻,舌尖上有毛尖的韻味
記憶的清香,在懷舊的往事中彌漫
也許,祖父此刻正細心品茗
不住地點頭,時間不會蒼老
清香鮮綠的都勻茗茶
從云嵐霧繞的山頂,以幾片
醇香,俘獲一顆顆愛茶、悟茶的心
想起都勻,想起一片土地
結出的詩意,茶在杯碗中起起伏伏
一壺茶水,一個傳說,是的
一種禪意像是在熏陶一個人
迷亂的心,于是,清香繚繞間
持久的香,慢慢輸送舌尖上一個個詞語
歡快的表達,都勻——毛尖——
翻卷的自然靈氣,恰如一份春意
滋潤一顆顆禪心的活力
禪意,在舌尖綻放
——寫給都勻毛尖茶的抒情詩
●夢陽(北京)
生命的色澤 誰又能自己決定
由綠而墨 殺青又是誰說不出的痛
都勻毛尖茶呵 我親親的家鄉的滋味
就這樣 默默在火焰里隱忍成最別致的風景
苦也不說話 痛也不出聲
你守不住曠野 守不住青翠
沉默中 你卻守住了靈臺的空明
堅守中 守出了明月般的高度
讓世人仰望 在一壺氤氳的禪意中把心滋潤得通體透明
蹈火赴湯 向死而生
一生中 也許你總也做不了順時的英雄
但你的生命在一盞砂壺里沸騰 瞬息就把塵世紛擾的喧囂與浮躁濾凈
此刻 涉過那汪純澈的幽波
靜靜地與你對望 瞬間我便被一縷不滅的幽香無聲地沉淀
芬芳的月光里 早已不知是你在流動還是我在流動。
我知道 那一刻 我的靈魂開始返程
因為 你的微笑早已把我生命中的黑暗悄悄滌凈。
都勻毛尖茶啊 這一生 有誰能比我讀得更透更懂
都勻毛尖茶啊 這一生 沐浴在你的靈光里,我的內心澄明
品都勻毛尖
●楊康(重慶)
一枚枚茶葉在瓷杯中打開自己
優美的舞蹈在水中上演
水喚醒茶葉,像是一位少女由此
獲得愛情。茶葉膨脹
變得舒展而豐盈,一枚枚茶葉
也順便交出心底的秘密
股股清香,帶著晨光與露水
在屋子里散開。我被茶香包圍
清風拂案,我耳邊響起
茶林里陣陣鳥鳴,眼前是四月
雨水豐盈,采茶姑娘們
在茶地里有說有笑
閉上眼安靜下來,在一杯
都勻毛尖的裊裊茶香,給想象
插上翅膀,任其在大山深處
的茶地里飛翔。品都勻毛尖
就是自己與自己對坐聽禪
每一天的清晨都是在一杯
都勻毛尖中開始
我向這杯茶水索取花香鳥鳴
索取我內心的寧靜
打開都勻毛尖思緒的畫卷
●祁建(北京)
山川不廢,歲月蝕磨了都勻這片土地
也在蝕磨著每個人的心靈
風輕,水滄桑
感受歷史沉淀下來的質樸和恬然
看天上云卷云舒,黃河蜿蜒若龍
傳說環繞每一座山峰
像一位嫻靜的淑女
輕搖曼舞,心上褶皺被它撫平
或許在千萬年前,這片山水真是神仙的居所
世俗的風景早已經飽經風霜
而都勻毛尖,千百年來一點都不曾滄桑
茶緣
●王殿方(內蒙古)
儒雅大家
也禁不住茶香的誘惑
把輕舟泊在江邊
茶樹為筆,江水為墨
在山腳寫下佳作
不曾想淹沒在浩瀚的林海中
多情的季風總是被真誠打動
相思淚是最直接的表達
陰雨過后,露珠
親吻茶樹的嫩芽
那么多的至愛親朋
不想離開卻又被微風催促
古鎮千年仍在尋找當初的愛戀
參天古榕曾經的見證人
用樹葉指向那顆驛動的心
詮釋毛尖亙古不變的愛
柔情古韻,落在千年石板街
演繹出劍江迷人的風姿
雕花的窗子盡力修復逝去的記憶
木門厚重卻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
每一次歷練之后
人生越發堅強
聽茶
●唐宇佳(重慶)
傾下心來
你就聽到了
毛尖茶的心聲
傾下心來
毛尖茶也聽到了
你的心聲
百年情絲:清香毛尖或茗茶之道
●陸承(甘肅)
一
修辭之美,難抵一杯暗香,穿越百年的芬芳,在此刻,
在時間的舌尖上滾動。一百年前,你跋涉千里萬里,
在陌生的語言里得到盛大的贊譽。都勻的山河,
也會成為佐證,在虛無的品讀中引領寬廣的熱愛。
我循著劍江河的濤聲,在夢幻的云霧中尋找失傳的
經典。每一種美都會有相應的附著,每一杯茶的
清雅之后,是茶山上那浩渺的堅守、執著與愛心。
氤氳的底色中,誰捕捉了神秘的告白,在蠻王的
深厚里,治療與保健宛如羽翼,在山脈的險阻里
飛翔。我要呈現的金鉤,在迷離的土地上踐行著
真實的諾言。讓榮耀成為綿薄的編織,令虛妄的
燥熱漸漸安靜下來,剔除煩擾與憂傷。在珍藏的
光芒里,我會成為另一個我,在敘述的音律里,
點燃情懷,降低恍惚,在溫婉的呼吸里擴展胸懷。
二
生長之道,在團山或蔥郁的肌膚上,我修理
纖長的手指,在象征的培育中,我分辨真偽,
在古老的命名中找到珍饈或豁達。光陰之外,
清明的潤澤里,采摘尊崇,贏得自信。站在
霓裳之外,站在真實的氣息里,我不能遏制
澎湃的心跳,為了這一盞文雅的傳遞,為了
那穿透了脊背的思想,靈動的縈繞與升起的旗幟。
昔日的禮遇,在當下依然。當曼妙的記憶
成為滿山的詩意,發黃的史書也會重新修訂,
在狹窄或短暫的璀璨中添加長遠的功勛,
在可愛的故土引領巨大的變革。以毛尖的醇正,
以都勻的寬廣,在舞臺上兀自起舞,讓秘密
成為常識,在幽靜的山野中守得一片自如。
于是,我鍛造思維,派遣詞語,在紀念的
盛典里,標注暗淡,梳理未來,在浩然的
廣告牌上,印制恒久的歌詠或龐大的燈盞。
三
一百年前,你我無法相會,一百年后,在優雅的
陳述里,我了解你的溫存與典雅,在品茶的
重疊里,我一遍遍調整角度,試圖完整地
描繪毛尖的平凡、偉大抑或不可取代的品質。
一百年的積淀,在二十一世紀的第十五年
開出了熱烈的花朵。哦,那也是毛尖的粉嫩,
在園丁的操持下,成為珍貴的賜予。在彌漫的
情愫里,飄然而至,銘刻光華和重復的呢喃。
你好,毛尖,你好,都勻的沉寂,歲月之河
會匯入綠色城市的行囊,在羞怯的懷抱里
成為絕世的斑斕,安雅,或成為廣袤的音符,
在天籟的陪襯下,走過緊蹙,走過無望的平淡。
我鐘情你的前世、今生,還是來世,在清香的
品飲中,我發覺道的沉重,絢麗的針尖,
在無邊的版圖上,我收斂奔放,克制虛構,
在一杯茶里述說一生的不羈、熱烈與柔美。
在螺螄殼品毛尖
●楊啟剛(貴州)
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高度,也許就是一片茶葉的高度
在螺螄殼山巔品茗,又是另外一種風情
這里離太陽最近。有清風,不經意之間
就擁抱了你,毛尖茶氤氳的氣息也隨之而來
鴛鴦湖甘甜的山泉水,就泛起了漣漪
在都勻,那可是沖泡一壺毛尖茶的最佳選擇
山嵐也在這時涌了上來,口舌生津的不僅僅只是春天
綠油油的茶樹,絕對是這個季節的主角
一杯毛尖在峽谷里,隱藏了多少風霜雨雪啊
舉起杯,我要先敬這莽莽蒼蒼的群山
再敬那些辛勤一生的茶人,他們讓一片東方樹葉
成為高原上這座南方城市的品牌
三綠透三黃,溫馴的茶,樸素的茶
漂洋過海的茶,最終都是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汲天地之靈氣。閉上眼睛,輕輕呡上一口毛尖
春天的氣息與明亮清澈的湯色,便溢滿了整個舒展的胸腔
放眼望去,一壟壟的茶樹,早已擦亮了山腰
云朵收起翅膀。一杯毛尖,正靜候著日月的光芒
組稿作者簡介:楊啟剛,布依族,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刊》《詩歌報月刊》《詩潮》《中國詩人》《詩選刊》《民族文學》《北京文學》《山花》《飛天》《星火》等刊,入選《1949—1999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經典文庫?詩歌卷》《新中國成立60周年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詩歌卷》《〈民族文學〉30周年精品選?詩歌卷》《貴州新文學大系1990—2019(詩歌卷)》等選本,被翻譯成英文、韓文、蒙古文等文字對外推介;公開出版有多部個人專著,其中,詩集《落日越過群山》榮獲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全省專項文學獎項“首屆貴州省文學獎”三等獎,《打馬跑過高原》榮獲貴州省作家協會“貴州省第二屆尹珍詩歌獎創作獎”,《遙望家園》榮獲貴州省寫作學會“首屆文學作品評獎”一等獎。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25年1月榮獲“2025第十一屆中國詩歌春晚——2024年度十佳少數民族詩人”榮譽稱號。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